图录号/艺术家:
张光年致丁力信札四通、徐迟致丁力信札十二通
图录号:314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张光年致丁力信札四通、徐迟致丁力信札十二通
- 图录号:
- 314
- 年代:
- 暂无
- 艺术家:
- --
- 材质:
- 镜心 水墨纸本
- 作品分类:
- 尺寸:
- 尺寸不一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成交价:
-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精诚所至
- 拍卖会名称:
- 2017春季拍卖会
- 专场名称:
- 中国书画专场
- 拍卖时间:
- 2017年06月11日
- 备注:
- 声 明:
- 说明:
1.丁力,原名丁明哲,字觉先,曾用笔名觉先,白丁,洪湖。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作家,诗评论家,编辑家,文学教授,古典文学研究家,曾任国家级杂志《文艺学习》编辑部评论组组长、《诗刊》编辑部主任、《歌曲》杂志编委、《诗探索》副主编、中国歌谣学会理事、中国乡土诗人协会顾问、中国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城市文化》名誉所长、《中国诗宇宙》名誉主编。据丁力的诗友、现代著名诗人公木回忆说:“大体上可以说,几乎无日无诗,诗成了他的生命与动力。”
2.此批丁力上款信札,作品直接得自家属。徐迟十二通十三页(带信封九枚),张光年四通四页(带信封四枚),共十六通,时间约在1953年至1977年间,关于楚辞学术争论,湖北咸宁干校,《诗刊》和《长江文艺》杂志,以及臧克家、严文井、黄力丁(武汉音乐学院院长)、闻山(原名沈季平,《文艺研究》编辑部主任)、龚啸岚(中国戏协湖北分会名誉主席)、邹荻帆(《诗刊》主编)等。
3.徐迟为《歌德巴赫猜想》作者,其信件作于建国后至文革“末期”,在前期,徐氏显然甚为积极,写道“我在这里困难是很多的,情绪却相当饱满,不这样是不可能的,我每天接触的‘是那样的灼热的生活,闪耀的理想’”。逮至1975年,徐迟所在单位劝其退休,徐氏写道“我已同意退休,现正研究退休后的居住地点,大致是回原籍,或我的故乡,回去买长峯羊毫,欲与二王试比高,我们那出过不少大书法家的”,不过我当然无意于此,还是读马恩列毛,还是研究奴隶!封建和资本主义的文学遗产,再不能到沸腾社会主义工地去了,写特写是无望的,但是对于社会主义文化还大有可为的,仍当尽力为之。
4.张光年为《大合唱》歌词作者,其信件均作于1973年,谈及崔道怡(《人民文学》常务副主编),许翰汝(中国作协秘书长),杨匡满(《中国作家》常务副主编),严纲,王宏伟,黄文珍等。当时张氏仍被下放至湖北咸宁干校,因病至北京接受治疗!
备注:附信封十三个。
作者简介:张光年(19132002),湖北老河口人,中共党员。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任抗日救亡秋声剧社社长,拓荒剧团团长,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中共特支干事会干事,缅甸仰光《新知周刊》主编,缅甸华侨青年战工队总领队,《民国周刊》北平版编辑负责人,《剧本》月刊主编,中国戏剧家。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晋西抗日游击区奔赴延安。同年3月,到延安后创作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1949年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教育长、创作室主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剧本》月刊主编,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徐迟(19141996),浙江吴兴人。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世纪30年代开始写诗。抗战爆发后,曾与戴望舒、叶君健合编《中国作家》,协助郭沫若编辑《中原》(月刊)。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中国》编辑、《诗刊》副主编、《外国文学研究》主编。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奔赴前方采访,写出了许多战地通讯和特写。新时期,曾任中国作协理事、湖北省文联副主席。代表作有《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等。其中《哥德巴赫猜想》与《地质之光》获中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著有诗集《二十岁人》、文艺评论集《诗与生活》以及《徐迟散文选集》等。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
熊景星 临陈白阳花卉卷
-
吴荣光 题画诗二首
-
王学浩 设色拟董源山水
-
张熊 水墨山水
-
薛伯蒲 《出师表》书法
-
笪重光旧藏 云麾将军碑拓本(三十六开)
-
高简 水墨山水
-
陆治 设色花鸟
-
宋湘 行草书法
-
汤定之 苍松图
-
王一亭 玉堂富贵
-
左宗棠 行书
-
于右任 行书五言联
-
杨善深 行书横批
-
唐卡 宗喀巴大师
-
唐卡 大白伞盖佛母
-
吴待秋 山水
-
陆恢 瑶岛蟠桃
-
钱松岩 菊花寿石
-
梁启超 楷书七言联
-
汉高君、阳遂陶罂全形拓 陈半丁添梅菊,王福厂、马叙伦题
-
屈兆麟 花鸟
-
林风眠 水鸟图
-
张大千 写倪云林诗意图
-
张大千 书法鹤寿
-
张大千 钟馗图
-
张善子 孝道可风
-
吴湖帆 吴待秋 赵叔孺 郑慕康 平安大吉图
-
郑诵先 章草条幅
-
台静农 行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