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清代安徽省造光绪元宝宝安局五文铜币一枚
图录号:2139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清代安徽省造光绪元宝宝安局五文铜币一枚
- 图录号:
- 2139
- 年代:
- 材质:
- 作品分类:
- 尺寸:
- --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北京诚轩
- 拍卖会名称:
- 2017年春季拍卖会
- 专场名称:
- 古钱 银锭 机制币
- 拍卖时间:
- 2017年6月18日-6月22日
- 备注:
- 声 明:
- 清代安徽省造光绪元宝宝安局五文铜币一枚,细珠圈细鳞坐龙版,Y35/CLAH.08,带原光,龙鳞饱满,铸造精美,存世数量较二十文更为稀少,品相难得,PCGSMS63RB,目前为该公司评级纪录第一名且仅此一枚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四月,安徽省遵照清廷“沿江沿海各督抚筹款仿办广东、福建、江苏等省铜元”的命令,在安庆原银圆局旧址成立安徽铜元局,增添造币机器20部,制造铜元的模具技术可能来自日本、英国等外商的协助或为自制。初期试制的满文“宝皖”铜元,因费工费时,铜元局无利可图而没有大量生产。后改制满文“宝安”的“每元当制钱十文”铜元,宝安铜元早期坐龙图仿照安徽银圆的蟠龙,十文的英文翻译则采用同日本铜元的“SEN”,后修模转变成“CEN”,严格来讲皆不正确。故该厂其后导入全新的“TENCASH”版,堪称“划时代”的演变。自此,安徽铜元局铜元生产便较为平稳,先后导入了许多千奇百怪的新版,产量逐年递增,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TENCASH”划时代十文铜元蓬勃发展的局面下,当局亦推出满文宝安的五文铜元,其龙图演变也类似十文。据民国七年李芳先生著《中国币制统一论》中的民国二年各省造币厂的铜元产量调查中记载,安徽当五铜元产量仅为7060枚,是各省最少者,此数字应包含宝皖与宝安五文。后该厂因五文铜元获利甚微,不久即停铸,只继续铸造十文铜元。因此,“宝皖”与“宝安”五文存世皆极为稀少,其中以前者更罕。——摘自何代水、周沁园编著《百年铜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页3746。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
西周玉贝一枚
-
战国时期“卢氏”斜肩弧足空首布一枚
-
战国时期“武”字斜肩弧足空首布一枚
-
战国时期“分布”桥足布一枚
-
战国时期·魏“安邑二釿”桥裆方足布一枚
-
战国时期“梁正币百当寽”桥档布一枚
-
战国时期“晋阳一釿”桥裆方足布一枚
-
战国时期“梁邑”、“高都”、“安阳”方足布各一枚
-
战国时期齐国“齐大刀”背“上”三字刀一枚
-
新莽时期“契刀五百”一枚
-
新莽时期“契刀五百”一枚
-
唐代“顺天元宝”背“上月”一枚
-
唐代“顺天元宝”背“上月”一枚
-
五代十国·南唐“永通泉货”隶书折五一枚
-
北宋“圣宋元宝”铜鎏金篆书小平一枚
-
北宋“崇宁重宝”折五二枚
-
北宋“大观通宝”大字折十二枚 明代“天启通宝”背“十”、“十一两”折十各一枚
-
北宋“政和通宝”隶书折二铁母一枚
-
辽代“景福通宝”一枚
-
金代“阜昌重宝”楷书折三一枚
-
元铸“泰和通宝”折二一枚
-
金代“泰和重宝”篆书折十一枚
-
明代“大中通宝”背“鄂”小平一枚
-
明代“大中通宝”折十一组五枚
-
明代“洪武通宝”折五一枚
-
明代“洪武通宝”一组四枚
-
清代宝泉局“咸丰通宝”小平铁母一枚
-
清代宝福局“咸丰通宝”当五十一枚
-
清代宝福局“咸丰通宝”当一百一枚
-
清代宝福局“咸丰通宝”当五十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