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倪贻德 1962年作 潘天寿像

图录号:389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倪贻德 1962年作 潘天寿像
图录号:
3895
年代:
1962年作
艺术家:
倪贻德
材质:
布面 油画
作品分类:
尺寸:
85×68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二〇一六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现当代油画雕塑作品专场
拍卖时间:
2016年12月16日-18日
备注:
声 明:
出版:《大师与庙堂——倪贻德艺术研究展文献集》P145,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4。签名:1962贻德展览:“倪贻德学术研究展”,潘天寿纪念馆,2014年9月。
说明:本拍品直接得自画家家属。
倪贻德1901年生于浙江杭州。1922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留校任教。1927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川端画学校,师从藤岛武二,曾组织“中国留日本美术研究会”。1928年归国,在上海从事西洋美术理论著述。相继执教于广州市立美校、武昌艺专。1932年任上海美专教授,并组织“摩社”,主编“艺术旬社”。1931年与庞熏琹等在沪发起组织“决澜社”。1938年任郭沫若领导的政治部第三厅艺术处美术科代科长。1949年后任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副院长。1961年建立倪贻德油画工作室。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浙江分会副主席。

交织于新中国绘画中的“阿寿”与“尼特”
——赏倪贻德作《潘天寿像》
二十世纪,西方的艺术文化开始流入中国,一些人推崇西方绘画的绚丽色彩与明暗交织,另一些人则是坚守中国传统绘画的细腻线条与笔墨飞鸿。在这不同艺术道路上存在着两位艺术大师——潘天寿与倪贻德。他们时常与对方交流自己的艺术理念与思想,为中国的美术教育和艺术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的绘画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潘天寿与倪贻德同出生于浙江,一九二八年战争爆发,倪贻德愤然离日回国,任教于上海美专,恰巧的是此时任上海美专中国画教授的潘天寿转入杭州国立艺术院。直到一九四一年,战争波及到了上海美专所在的法租界,倪贻德被迫带着学生分批离开上海,参加东南联合大学,才与潘天寿相互结识。在艺术专修课中,倪贻德负责素描和色彩画的教学,潘天寿则是负责中国画和书法的课程。一九四三年东南联大被迫停办,艺术科被归并到英士大学,潘天寿与倪贻德分兼西画和中国画的主任,在随后的一年里,倪贻德选择了背上自己的画箱踏上了描绘祖国壮美河山的写生之旅。一九四九年倪贻德分配到潘天寿任教的国立艺专,正时杭州迎来了解放,在校园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老师与老师之间时常探讨着有关于艺术的学术问题。
潘天寿与倪贻德有着共同的观念,认为西方艺术和中国传统艺术是有所相通的,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在绘画上有新的突破。一九五零年十一月十二日,潘天寿与倪贻德出席了国立艺专绘画小组一次有关于如何实行新绘画的教育讨论。认为新绘画不能好高骛远,以个人的“趣味”为主导,必须在扎实的写实基础上再加以“创作”才行。潘天寿在会议上表达了西方绘画的中的“素描”与中国画相结合的训练,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的开始练习。倪贻德在学习西方绘画的过程中一直提倡将西方艺术形式民族化,并在会议上提出了“西洋画中结构和调子就是中国画中所讲究的气韵”的理念。两位艺术大师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潘天寿的绘画中更加注重了整幅作品架构,把题拔款识、印章加以运用与画面融为一体。倪贻德则是在油画中表现出中国画特有的“精神气”,造型概括简练,线条粗矿洒脱。正如倪贻德所说的那样“简练不等于简单,比复杂更难,这就是中国画中所讲的’易取难舍’”。
如今倪贻德的重要作品《潘天寿像》在西泠印社2016年秋季拍卖上会出现,实在难得。在文化大革命批斗“艺术叛徒—潘天寿、倪贻德”的动荡中,倪贻德许多的油画作品被刷了白粉重新当画布使用,甚至是直接烧毁。《潘天寿像》在当时必定是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作品,据倪贻德家属描述这幅作品是在一次搬家中偶然发现的。纵观这幅《潘天寿像》,画中的潘天寿双手持书,表情专注,坐在自己的作品前心无旁骛的阅读,在背景的处理上倪贻德用油画材料简单的几笔勾勒出潘天寿的作品中独有的威石之嶙峋,背景左下方的草丛,用笔繁密,密林深幽。特别罕见的是这幅作品的签名并没有使用倪贻德的英文名字nyetai而是签上了贻德,签名与画中的背景诗词、印章分布在画面四角,正如同潘天寿所提倡的在中国画中提拔款识、印章与画面相结合的理念。画面中使用大面积的深色的蓝和黄,与简练的背景相互结合,铸造出独有的力度感,又在纯净的颜色中呈现出了朴实而清雅的格调。这幅作品经历文化大革命的拨乱反正,又见证了中国美术史上的两位艺术大师长达三十年的友谊,是美术史上宝贵的资料。
倪贻德在新中国成立后二十多年,一直身体力行,主张彰显传统艺术,并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中西融合。他在对待外来艺术上,认为切忌盲目崇拜或是全盘否定。油画虽然是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但作为一名中国的艺术家必须要向民族、民间的传统艺术形式学习,必须要民族化。欧洲各国的油画也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只有从内在的方面去探索其本质的的精神,才能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气派和国土风情。同时他又指出油画民族化不应该以牺牲油画的表现特点为代价,而是要充分保留各自的优势,使其得到有机地融合。他说:“有人以为只要明暗减弱一些,色彩平涂一些,在物体轮廓周围加上一点线条,就油画民族风格了。……这样做其实不一定是真正能表现民族风格,而油画的特点却减弱了。正确的道路应当是油画的特点和民族绘画的特点的高度结合。”不仅如此,油画民族化还应该是具有多样性,决不能有统一的模式,应当包容各类风格更和样式。
—选自《倪贻德艺术研究文献集》

他钟情自然但绝不做自然的奴隶。“要把理想和写实结合起来创作美术作品,偏于空想或泯于写实都不能成为好的美术家”是他的信条。因为无论怎样忠实地描写,也只不过再现自然的表面,并不能满足对自然本质的要求。他观察生活总是把全副精神都扑上去,使物我交融,务得其神,审度经营,成竹在胸,所以能得心应手
倪贻德同志的艺术成就,除了他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勤于体验生活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他对于民族艺术传统,对于欧洲各国美术各时期各家各派的不同风格、不同技法与技巧,从不间断地作广泛深入的钻研和借鉴,融为自己的独具风格。他认为外来艺术必须要名族化。欧洲各国的油画莫不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无论哪一幅画都要打上时代的民族的和作者个性的烙印。中国油画家不仅要向传统绘画学习,还要向雕刻、版画、书法、印章、民间美术工艺以及文学戏剧等姐妹艺术学习,从内在的本质的方面去探索,借以表现出中国的民族气派个国土风情,同时又能充分发挥油画的性能特点。油画作为一个画种,不能仰其所长,发其所短,油画就是油画,油画是中国的油画,也是我们时代的油画,是某个艺术家的油画,这些特点越鲜明就是越具有艺术的魅力。倪贻德这样说,也是这样探求的。
倪贻德的画强调分大面,果断、明确、纯朴、坚实、用笔精炼,以一当十,以简寓繁,色调清新爽明,有充分的概括力。作品重视塑造对象的精神实质。他观察生活总是把全副精神扑上去,使:物我交融,务得其神,审度经营,成竹在胸,然后落笔,所以能得心应手,抓住并强化主要的东西,省略、舍弃累赘的东西。他认为绘画不能是物象的堆积,而是要利用种种物象来创作成美丽的画面。
—选自文章《倪贻德画集序》
谢海燕
在我心目中,我是很喜欢倪贻德老师的画的,不是说现在才喜欢,记得我刚毕业的时候,学校也做过一个关于倪先生的展览,我就非常感动,画画的人一眼就能感到那画里面的力度、魅力,就这种有才惰的画,我在其他方面对他了解的并不多,但是他的画一下子就能把你给抓住,这可能就是绘画中富有魅力的东西。
我记得陈丹青也看过倪贻德先生的画,他那时说民国解放之前的那些画简直不得了,那在他心目中才是中国真正的大师。这种绘画的魅力不单是形式的问题,他是通过那种形式散发出他心里的那种感受,我相信这非常能打动人,我觉得是才情所致,真的是天才。
之前,在系里整理作品的时候,我们也考虑过我们在素描中是不是也存在像"苏派"中过度渲染的东西,许江院长很希望我们能够理解、运用倪先生所说的"气"和"韵",我觉得这也是倪先生根据前人与自己的实践所总结出来的东西,就是更多的从精神方面把画面把握住。
——何红舟(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