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梁启超《荀子评诸子语汇释》稿本稿本线装一册

图录号:957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梁启超《荀子评诸子语汇释》稿本稿本线装一册
图录号:
957
年代:
暂无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31×23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广东崇正
拍卖会名称:
2016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古逸清芬·古籍、信札、善本
拍卖时间:
2016年12月11日
备注:
声 明:
著录:《饮冰室文集》。提要:稿本,98页。

梁启超手稿《荀子评诸子语汇释》
梁启超是近代一位重要的学者,他对中国古代学术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当然,梁启超对于先秦大哲学家荀子也予以了高度关注,并且进行了比较全而的研究。不过梁启超对于荀子的关注,前后期相差比较大,前期主要是以对荀子的批评为主,后期主要是以比较审慎的态度进行研究。在戊戌变法前后,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梁启超把荀子作为专制主义的代表予以了尖锐的批评,认为是荀子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的专制与落后。但是,在后来的研究中,特别是1917年以后,梁启超对于荀子的研究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首先,梁启超对于荀子的生平、《荀子》文本等进行了细致的考订;其次,梁启超对于荀子思想研究的重点有所变化,不再仅专注于政治思想方面,而是对于荀子的逻辑学、人性论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之,梁启超在前后期对于荀子的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梁启超个人生活之经历,一方面是时代背景之变化。在戊戌变法前后,梁启超主要是一个政治活动家,其对于荀子之评价,主要是为了达到其政治宣传之目的,所以,其关注点也就主要集中在政治思想方面,并且对于政治思想之批评,也多出于意气,而缺少精审的分析。到了1917年以后,梁启超虽继续关注政治,但是巳经彻底退出了政界,作为一个学者来对荀子进行研究,所以,他对于荀子的研究就不仅仅限于早期的政治方向,还对荀子的生平、《荀子》的文本等与政治无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梁启超对荀子的研究也深受当时学术思想的影响,他在后期,有感于西方发达的逻辑学,所以,积极挖掘荀子思想中的逻辑学思想,并且给予了高度评价。
《荀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其中的《非十二子》和其他篇目中都有对诸子的批判,对诸子的批判不仅廓清了正统儒学发展的障碍,有利于儒家“大道”的继续流传,而且总括了先秦诸子思想,为后人研究先秦思想留下了史料依据。从梁启超手稿本《荀子评诸子语汇释》可以看出,荀子思想是荀子批判诸子的基础。荀子对它嚣、魏牟的批判,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义”以达“化性起伪”,但二者放浪形骸、自由自在,将恶的本性显露无疑,所以批判他们“纵情性、安恣雎、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荀子对陈仲、史鳅的批判,荀子主张“人能群”,但是二者却“綦溪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遗世独立,所以批判二者不足以“合大众”;荀子主张“明分使群”,各个阶级都有自己要承担的义务,但陈仲却避兄离母,不入朝做官,不承担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所以批判陈仲不足以“明大分”。荀子对墨翟、宋钘的批判,荀子的批判主要针对墨家的“节用”、“兼爱”等思想,认为墨家的做法否定礼乐文饰,抹煞等级差别,不足为治国之法式。荀子对子思、孟轲的批判,荀子既隆礼又重法,但思孟学派对礼的重视不够,对法更是没有提及,所以荀子批判二者“不知其统”、“甚僻违而无类”。第九章,研究荀子对老子、庄子的批判,荀子批判老子不知“明分”的“有见于诎,无见于信”思想;批判庄子忽视人主观能动性的“蔽于天而不知人”思想。荀子批判诸子的学术史意义在于,荀子的批判清除了正宗儒学发展的障碍、客观上传播了诸子思想并发展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