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周碧初 沙琅安山景(印尼)

图录号:2293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周碧初 沙琅安山景(印尼)
图录号:
2293
年代:
1958年作
艺术家:
周碧初
材质:
油彩 画布
作品分类:
尺寸:
45×5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上海泓盛
拍卖会名称:
2015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当代艺术/油画雕塑
拍卖时间:
2015年12月18日-20日
备注:
声 明:
出版:
《Artist上海油画雕塑院周碧初》,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3页。
《周碧初画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第37页。签名:碧初展览:
“周碧初教授作品展”,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陈列馆,1979年。
“周碧初油画展”,上海美术馆,1986年。
“周碧初诞辰100周年油画艺术回顾展”,上海美术馆,2003年。
来源:直接得自艺术家家属
20世纪50年代,周碧初侨居印度尼西亚,明媚宜人的印度尼西亚风光与印象派风格将他的绘画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异国风情的秀美风光和人文建筑使周碧初的艺术创作充满活力,大量风景画与静物画都创作于此。《沙琅安山景》描绘了印度尼西亚的山间风景。画家身处异国他乡,通过艺术表现回归自然的渴望,满怀着对淳朴田园的眷恋与向往。画中几条蜿蜒的河流在田地与山间穿行,具有强烈的印象派风格,近景的山坡用色鲜亮,中景山上作者以细小的笔触描绘的树林处理细致,交错的色彩相互映衬,协调不显凌乱,丰富了视觉感官,使人仿佛体会到了画中温暖的气息。淡蓝的天空里飘浮着细长的云朵、远处隐约可见的群山及绿绿葱葱的树林,使整幅画有了丰富的层次感。画家在用笔上注重色彩的清晰明确,带有显着的个人艺术特征,用色看似洒脱,实则深思熟虑,使之其作品抒写得尤为情真意切。

独树一帜的色彩画家(节选)
季晓蕙
周碧初是20世纪中国油画的先驱之一,他曾远渡法国学习西方艺术,师从印象派名家欧内斯特,潜心研究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印象派画风。学成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是一位令人敬仰的美术教育家。他是组织“决澜社”的名将,“默社”的代表。当上海成为“孤岛”随波沉浮的时候,毅然与朱屺瞻、陈抱一、钱鼎等人举办了爱国救亡的“五人联合油画展”,有着“孤岛时期的灵魂”的美誉。1949年侨居印度尼西亚,1959年归国。曾任上海美协理事、上海文联委员等职。2003年,上海美术馆举办了“周碧初油画艺术回顾展——纪念周碧初100周年诞辰”活动,确立了他在现代艺术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
周碧初的油画,结构质朴,风格明朗,色彩协调而丰富,气氛和淳而蕴藉。给人清逸而不甜俗,明快而不艳丽,含蓄而不浮飘的感觉。不熟悉周碧初的人初见他的画以为是“点彩派”,其实不然,他在对景物整体结构的把握和分析上,比较接近塞尚、高更等人的画法。那种将四、五种颜色规律性交织的细碎笔触运用,在五十年代作于印度尼西亚的风景画中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他的画确实点子多,却是粗细相间,长短不一,疏落有致。有时似透明水彩的画法,保持笔触不相混地重叠,以提升画面的色彩明度;有时又近如中国画中的点苔,八十岁以后所作,点得简易宽松,但他用扁阔的笔触,表现天空、海和远景,做到微妙色彩的变化,增添了疏秀爽朗的美感。接近清初石涛的笔墨情趣。绘画内容的丰富充实和技艺的个性纯熟造就了周碧初卓越的艺术洞察力和表现力。故秦宣夫称周氏“是我国独树一帜的色彩画家”。?
周碧初在19491959年旅居印度尼西亚时期,创作出了一大批风格独特的佳作,是他个人艺术生涯的一个巅峰时期。作品充分运用了印象主义语汇,同时表现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为他晚年绘画艺术融合中西的变法埋下重要的伏笔。周碧初“印度尼西亚时期”的作品,主要延续着印象派的风格,以轻快的笔触加以描绘绿树、蓝天、大海、火山,乃至于奇制的建筑,都悸动了周碧初的心灵而呈现在画面之上,那些阳光映照下充盈着暖湿水气的辽阔山野气息的描绘,正反映了画家自由无拘的心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