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清康熙 竹雕西厢记送别图笔筒

图录号:793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清康熙 竹雕西厢记送别图笔筒
图录号:
793
年代: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宽12.5cm;高16.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诚轩
拍卖会名称:
2015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瓷器工艺品
拍卖时间:
2015年11月13日-18日
备注:
声 明:
说明:明末清初之际,戏曲、小说流行一时,加之版画刻印发达,配有版画的戏曲、小说出版物遂成为这一时期瓷器、竹雕工艺的借鉴题材,其中《西厢记》故事于康熙时期更是盛传一时。拍品与上海博物馆所藏透雕长亭送别香熏题材相似(参见《嘉定竹刻》,页33),皆取材于《西厢记》故事,时代风格明显。
拍品取材厚实,外壁浮雕张生惜别崔莺莺时的场景,苍松掩映,张生转身拱手道别,莺莺神情哀伤,红娘倾身劝慰,一旁童子牵马,转头注视离别之人,身体前倾欲行,催促之意跃然画面;湖石另侧,车夫倚车歇坐长亭之下,神情淡然,暗示送别已有时,且仍难以分离。纹饰构图与技法具有典型的吴之璠风格,不仅工艺精细,而且通过人物的不同神态,将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必出自嘉定竹刻名家之手。

参阅:《嘉定竹刻》,上海凡响美术设计有限公司,2006年,页33

竹木之材出身山野,平易可取,不仅便于制作文房诸器,亦可谓寒士投射自身精神、品德的最佳象征,竹有不凋之姿、虚心之貌,木则具苍劲之态、洒脱之风。在儒、道及佛禅文化的深刻影响之下,文人追求古朴的气韵,偏好温润的质感、雅致的形态,均得以在竹木器上实现,素者仅赖文章天成便可得精妙佳器,若施刀雕刻,又有如纸上着墨书画之趣,或易形巧作他物,造化万千,书斋文房中的笔筒、臂搁、陈设雅玩莫不如此。
是次竹木部分佳器琳琅,其中清康熙竹雕西厢记送别图笔筒(编号793拍品),通景浮雕送别场景,乃典型吴之璠风格;清早期竹根雕梅段洗(编号797拍品),剜镂梅朵状若真物;清乾隆竹雕石榴图笔筒(编号796拍品),阴刻纹饰清雅简练,运刀如笔;清中期紫檀束腰笔筒(编号799拍品),通体素面,现功力于细微之处。以上诸器施艺不同,各具风采,必有令藏家倾心者。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