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祁志龙 2005年作 中国女孩No.22

图录号:551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祁志龙 2005年作 中国女孩No.22
图录号:
551
年代:
2005年作
艺术家:
祁志龙
材质:
中国女孩No.22
作品分类:
尺寸:
64×54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上海道明
拍卖会名称:
上海道明 2012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现当代油画雕塑 成交额:3497.725万元 成交率:81.03%
拍卖时间:
2012年10月25日
备注:
声 明:
来源注录
亚洲藏家购于上海天衡2010秋拍
祁志龙,1962年生,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作为较早就已进入艺术市场的艺术家,祁志龙在一开始的创作却并非一帆风顺。在早期创作的《消费形象》系列中,祁志龙所关注的是1990年代初改革开放所展现的乐观前景,并融入了一些政治元素,其本意是通过消费形象对政治波普理念的反叛和消解。但大部分的评论界声音总是简单的将祁志龙归为「政治波普」的内容而不被理解。
祁志龙真正形成自己风格的是《中国女孩》,1996年首次亮相于艳俗艺术的第一个展览《大众样板》上,对比《消费形象》和《中国女孩》,两个系列的作品差别很大:《消费形象》色彩艳丽,画面在装饰化的基本布局中,突出了简单、喧闹、浮华的感觉,技法上更多地保留了中国学院那种方笔触摆放式的造型办法。而《中国女孩》中的形象处理虽然穿了军装,但画面突出了女孩的美丽、青春和浪漫的感觉。这种感觉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审美情绪,即以经历「文革」和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为主导的怀旧情绪,逐渐衍化为一种社会普遍的怀旧情绪。这种情绪甚至把过去的生活美化了,在对过去经历的浪漫回忆中,淡化了残酷的一面,强化出其中具有人情味的东西,这种从过去残酷生活中抽离出美好一面的审美情趣,具有某种普遍性的人类情感,我们可以在各种文艺作品中看到。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女孩》成了一种象征和比喻的形象—没有领章帽徽和退了色的军装,隐隐约约透出逝去的那个革命年代,「革命痕迹」的保留,与年轻、单纯构成对比,让青春和美丽更复杂和特别」。
策展人栗宪庭在提到祁志龙的《中国女孩》时说道:
女孩形象的塑造,是作品最重要因素。其一,在模特儿的选择和再塑造上,在青春的单纯和简单中突出充满幻想和朝气蓬勃的一面。其二,是祁志龙在《中国女孩》中逐渐成熟了塑造形象的方式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