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尹朝阳 1997年作 青春远去-雪地

图录号:686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尹朝阳 1997年作 青春远去-雪地
图录号:
686
年代:
1997年作
艺术家:
尹朝阳
材质:
青春远去-雪地
作品分类:
尺寸:
150×180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
拍卖会名称:
北京翰海 2012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现当代美术 成交额:4832.645万元 成交率:72.32%
拍卖时间:
2012年5月25日
备注:
声 明:
尹朝阳的绘画被认为开启了“70后”艺术家关于青春感伤的主题探讨,构成中国九十年代前卫绘画的一个重要倾向。
由于种种复杂原因,文革后中国每一代年轻艺术家的作品都会流露出一种青春感伤的特征。但是,从伤痕美术到新生代再到70前后,不同时代的青春感伤中却体现出不同的心理内涵。与伤痕美术忧伤的青春回忆和新生代叛逆的青春姿态不同,70前后出生的一代具有一种更加恍惚、更加难以捉摸的心理特征,尹朝阳的《青春远去》最深刻地表达了这种朦胧、难以言说却又强烈刺骨的青春之痛。
尹朝阳很早就表现出对复杂的内心体验的强烈兴趣,从学生时代的《蝴蝶》到1997年的《欢乐颂》、《冰湖》等作品,他一直试图用令人不安的魔幻景象表达内心的紧张情绪和世界的荒诞与盲目。对青春焦虑的表达也始于这个时期,1997年的《郊外》、《飞翔的歌声》都清晰地体现了焦虑、惆怅、伤感的青春情绪。到1998年,尹朝阳明确地以逝去的青春岁月作为自己的艺术主题。在1998年创作的第一件《青春远去》中,人物茫然沉思的神情、身体上斑驳的光影、天空中快速流动的浮云和苍白褪色的色彩效果共同渲染出一种惆怅、失落的情绪。作品强烈的抒情感与人物茫然、木纳的面容,粗糙、臃肿的身体形成强烈的反差,准确地传达出这一代年轻人既渴望抒情又厌恶矫情的复杂心态。
也许只有同代人才能最深切地体会尹朝阳作品中这些复杂的隐喻所表明的内心痛苦,才能感受他们在看似平淡的青春成长经历中所体验到的精神绝境。70前后生人的内心世界不可避免地经历了道德化的理想主义与物质化的犬儒主义的激烈冲突,经历了从未来主人公到时代弃儿的强烈心理落差,经历了温情的人生理念在冷酷现实的撞击下无情破灭的精神苦痛。伤痕一代将青春苦痛归结为文革的人性扭曲,新生代将青春苦痛归结为意识形态对个人的压制,70前后的一代却失去了将青春苦痛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