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何孔德 1956年作 祖国来信

图录号:1810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何孔德 1956年作 祖国来信
图录号:
1810
年代:
1956年作
艺术家:
何孔德
材质:
油彩 布面
作品分类:
尺寸:
200×146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22549020
USD:276000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
拍卖会名称:
北京翰海 2011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现当代美术—油画与雕塑 成交额:15,222.55 万元 成交率:72.26%
拍卖时间:
2011年11月17日
备注:
声 明:
注:此作为何孔德1957年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毕业作品。
说明:油画《祖国来信》是何孔德革命历史题材绘画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与后来的《毛主席在农运讲习所》、《古田会议》等博物馆委托绘制的巨幅画作相比,少了人物众多、场面宏大的磅礴气势,而更多地反映出画家亲历战火、观察体验生活的真实情感,这当然与艺术家早年赴朝参战有密切关系。据何孔德朝鲜战场日记载录,在朝鲜期间,画家所在的美术队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利用极其简易的创作材料,靠写标语、办画报、自编故事等多种文艺形式,鼓舞激励志愿军的斗志士气。工作之余,他还下壕沟、走前线,冒着生命危险采访了许多战斗英雄,绘制了大量的战地写生作品,不仅为以后的主题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素材,也为他创作战争题材绘画提供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
《祖国来信》即是创作于“马训班”毕业前的作品,何孔德选取抗美援朝后期,志愿军战士在坑道中利用战斗间隙,阅读祖国亲人来信的场景作为创作主题,并以实物搭制了一个战斗坑道,画面表现了在狭窄的坑道里,一位年轻的志愿军战士靠在坑道口旁边,借着微弱的光线正在阅读祖国亲人的来信,他身边一位年长的志愿军战士围坐在火炉旁认真地听信,年轻战士的聚精会神,年长战士脸上的笑容,透过这一封包含亲情的信,两人仿佛正在想象欣欣向荣的祖国建设,抑或沉浸在对祖国亲人的思念里。画面在暗灰色调子的映罩下,内容情节更加真实感人,透过朦胧的画面人们仿佛感到硝烟弥漫的战争正在继续……画家平淡而真实的笔触,构思巧妙的内容情节,无不反映出战争生活的真实,此画虽然带有那个时代主题创作的政治意识形态痕迹,但却丝毫不掺杂同时期绘画板起面孔的说教和装腔作势的做作,艺术家以极其天才的经营构思,既避免了主题绘画往往苦大仇深的呆板面孔,又契合了感染教育人民的政治宣传要求,艺术家极具天赋的艺术想象力彰显无疑。
1950年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在整个新中国美术史上都占有极为特殊的位置,战争的胜利成为新生国家政权在国际政坛的实力显现,同时也推动了以此为主题的国内美术创作,油画、国画、年画、版画等领域都涌动着一股英雄主义的激情,出现了大量表现此类主题的美术作品。而就何孔德个人而言,自幼怀揣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英雄主义热情促使他在1950年从四川省立艺专毕业后参军,并于1951年走向抗美援朝的一线战场。两年的战争经验无疑成为他艺术历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并在其日后的艺术创作中转化为一种持久的源动力,而我们也能从中管窥新中国美术中艺术与政治的微妙关系。
革命现实主义绘画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创作传统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而作为志愿军某部美术工作者的何孔德“亲身体验了炮火中的生活,熟悉了战士的形象。由于有了真实的感动而激发高度的政治热情,因而产生了高度的创作要求”,在作品中“表现了英雄的形象和战斗的气氛”。在朝鲜战场上,何孔德所在的美术队冒着枪林弹雨,上前线、下壕沟,冒着生命危险用素描、水粉的方式绘制了大量的英雄形象,如《二级战斗英雄杨国良》(素描)、《七勇士夜袭特岩山》(水粉)等。这些以真人真事为主题的写实作品在战争时期产生了积极的鼓舞和教育作用,并为日后的主题创作积累了素材。但这批作品在技法上尚存在“粗糙、生硬、松散”的问题,而这无疑也是当时中国油画界面临的普遍问题。然而,在1957年“马训班”学员的结业展上,我们却看到了一批焕然一新的代表时代典型风格的油画创作,其中就包括何孔德的《祖国来信》。经过两年的系统学习,“马训班”的学员在造型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油画关系的处理、画面完整性的把握及大型主题性绘画的创作上都进入了新的阶段,揭开了新中国革命历史画创作的序幕。因此,这幅《祖国来信》无疑是作为部队人才被选入“马训班”的何孔德积蓄多年的创作能量的一次整体爆发。同时“马训班”的毕业创作大都被中央美术学院珍藏,这幅《祖国来信》是因何孔德的非学院画家身份才得以保留在民间。
何孔德在《祖国来信》中依然延续了自己最为熟悉且有亲历感的抗美援朝主题,但与后来的《古田会议》等全景式场面不同,此次他选择了战斗间隙在狭窄的坑道中战士们借助微弱的光线读信的瞬间场景。画面呈现一种学院式的暗灰色调,体现出俄罗斯绘画对何孔德的深刻影响。整体光线偏暗,最主要的光源是近似戈雅《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中的底光,有意强化画面的场面感和舞台效果。从战士们身着的冬装推测,时间应该是1951年底新年到来前,来自祖国亲人的信犹如微红的炭火为战士们带来暖意。前景的三个人物组成了一个合理的金字塔构图,在苏联油画式的大笔触之下人物造型准确,每位战士的脸上都呈现不同的表情:读信的战士面带微笑和遏制不住的兴奋,一旁听信的战士则双手抱膝陷入沉思,流露出对远方祖国的思念。画面最前方的战士的神情值得玩味,斜倚着桌脚,右手伸向火边取暖,左手却紧握钢枪。在炭火的照亮下,若有所思的双目却显得格外有神,目光中有着对故乡的眷恋,更透着一股坚定和执着。四周散落的水杯、拐杖等简陋器具和食物,和窗边背对画面持枪警卫的战士形象一同提示我们此处并非平静的军营,而是枪林弹雨中的前沿阵地。艺术家有意采用了平视的视角,观众很容易便融入场景之中,战士那清晰而飞扬的声音似乎正萦绕于耳。战士们或兴奋或感伤或向往的神情,让我们忍不住提问:这是谁的来信?信中的内容是什么?于是,战士手中那张单薄的信纸成为整幅画面的戏剧性中心,更是将画中的战士形象与画外无形存在的“祖国”牢牢联系在一起。“祖国来信”的主题在这里成为一种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在这些年轻英勇的士兵背后屹立着一个正在崛起的新中国。
这件作品从一种更为人性化的视角呈现了战争的真实与残酷,与某些表现人道主义的苏联战争题材绘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又丝毫没有说教的腔调和做作的姿态。这件作品在文革期间遭受严厉的批判也正是因其对人性的高扬。同时,《祖国来信》深谙毛泽东提出的“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针,提炼出战争中极富浪漫主义情怀的读信场景,成为建国初期革命历史画创作中的典范之作。这件作品完成于1956年,此时的中国已经渐渐远离战争的阴霾,进入全民大生产和建设阶段。置于“大跃进”的社会语境中,《祖国来信》中浓郁的人文关怀气息既能激起观众心中久违的英雄主义情怀,同时又促使人们将“这种忘我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贯彻到为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一切工作上去”。鼓舞和支持战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革命斗志,将转化为一股新时期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拼搏和努力的不竭动力。新的时代必将诞生新的英雄。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