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展望 假山石108号(1/4)

图录号:38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展望 假山石108号(1/4)
图录号:
38
年代:
艺术家:
展望
材质:
不锈钢
作品分类:
尺寸:
178×158×78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2034052
USD:26880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上海泓盛
拍卖会名称:
上海泓盛 2009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油画雕塑 成交额:3,354.23 万元 成交率:67.96%
拍卖时间:
2009年12月12日
备注:
声 明:
签名:展望 1/4 2006
展览:“展望:园林乌托邦”个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08年。
展望,1962年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并任职于中央美院雕塑系。展望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在世界艺坛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早深入地思考雕塑与当代艺术的关系的艺术家之一。从雕塑的角度看﹐展望的思考出发点是如何通过技艺来表现观念。他的成名代表作 — 假山石是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首次收藏的中国当代雕塑品;同时也是旧金山最新建成的迪扬美术馆收藏陈列的首件中国当代雕塑;他曾于1998年被日本《艺术手册》选入世界最关注的艺术家100人。展望对工艺性和物质本质的执着关注使他为倡导领悟非凡的马爹利所推崇, 从而成为2006年度的“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同年为2006年上海双年展,最受瞩目的中国当代雕塑家之一。2008年,伦敦大英博物馆为庆祝"中国年"的展览也以他的巨大假山石放置于展场为期一年,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点展示。展望的作品收藏于国内外数家美术馆、及瑞士、德国、美国、新加坡、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比利时、西班牙、瑞典、英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私人收藏家和艺术机构的收藏。
展望的雕塑是以不锈钢材质做成假山石为代表的系列作品,以中国园林山石为内涵引申成为当代艺术的创作元素是展望的独创。这种以东方传统文化元素转换为艺术创作的概念,不仅为西方学术界所认同更为东方艺术界所喜爱。作为一位早年以雕塑创作闻名的艺术家,展望很早就开始了对艺术观念的思考和实验,并逐渐从早期单纯的雕塑创作转向对技术、材料与观念关系问题的深入探索,观念、装置、行为、影像等各类艺术形式都不同程度上对他的“观念雕塑”思想的成熟起到了促进作用。以不锈钢假山石为代表的系列作品的出现,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展望独特艺术语言的最终形成,传统雕塑的概念被消解打破,代之以某种介于雕塑与装置之间的新的语言形态。在展望的作品中,他以这些不锈钢作品为主体,策划实施了包括、“公海浮石”、“珠峰计划”、“新补天计划”以及“镶长城”等在内的一系列极具公共性的艺术计划,在将他的作品扩展到更广阔的物理空间和社会心理空间的过程中,也将艺术作品进入公共空间的观念进行了延伸和拓展,是艺术家个人生产介入公共生活的极好例证。
展望的艺术
自1949年以来,关于艺术的思想模式一直在欣赏力量中起作用。自1979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后,人道主义和人文主义都成为释读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重要概念。自1985年以后,“装置”和“观念艺术”这些概念在中国的批评文本中运行。不过,最重要的概念是“先锋”和“前卫”,成为青年艺术家的全新尺度,一个更新的威权。似乎这些新概念的有效运行可以终结一个与“现实主义”相关的艺术史,其实,真正的情形并非那么简单。
展望是一个从“现实主义”雕塑创作起步的艺术家,他是以写实雕塑作品《坐着的女孩》参加了1991年7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在的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新生代艺术展》。他的作品并不“玩世”,也不“调侃”,他只是悄悄地消解了以往中国现代雕塑中的政治寓意(自新中国以来)和文学情趣(自新时期以来)。他把一个普通女孩放在一个被特殊审视的位置上,又不赋予这个作品以特殊意义。
1993年,展望以「中山装」(亦称「毛装」)为题进行创作并展出的一组作品《空灵·空》,作品去掉了与“现实主义”关系最为密切的人体或“肉身”,在雕塑和装置作品中使物质性的衣物成为“主体”。一尊尊雕塑化的中山装展现了集体、明显且强烈的扭曲、抽搐和痉挛的动作。原本应当穿着这些服装的人已不在场,唯独留下在时间中停格与凝结之后,已然空虚的服装躯壳。这个进展成为他日后创作《假山石》系列作品的最关键的基础。展望后来的《假山石》实际上延续了这种“掏空”手法。拓印的不锈钢的太湖石躯壳。
1995年以后,展望开始了《假山石》系列创作,他研究各种奇石,以不锈钢的材质塑造了人工化、现代化的“假山石”,意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阐释,表现城市工业化进程。冰冷的简单重复体现出现代都市的大环境,也是他一贯的对材料语言运用充分的表现。
2000年展望的作品“跨越12海里 — 公海浮石漂流计划”采用了他一贯的雕塑语言,由雕塑家本人和助手把磨光的不锈钢浮石投放到中韩之间黄海离岸12海里以外的地方(根据美国公布的《海洋法》,离岸12海里以外的区域,被视为国际海域,不属于任何人)。“浮石”上用五种文字(包括中、英、日、朝、西班牙文字)刻着:“这是一件专为在公海上展出的艺术作品,如果您有幸拾到,请把它放回公海,作者将在遥远的地方向您致以深深的敬意。”连同作者的地址和电话号码。这一放归过程让作品和艺术家的角色发生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变化。这件作品把雕塑本身的行动过程和雕塑家的行为作为表达的核心部分,包括展望的“新陨石补天计划”都已经超出了单一的观念表达,艺术家要说的话不只凭借一件静态的物品,还要辅助行为过程来完成。可以看出在展望的创新意识中已出现了行动介入雕塑的可能。
2001年,展望在北京八达岭镇以西的残长城上,选择了一处长约二十米,前后大约完整,唯独中间缺了两个箭垛的残墙。他在这里进行了《镶长城》的行动计划。展望以「镶金牙」的概念为该计划命名。根据展望的创作自述,为了修砌残缺的箭垛,他以不锈钢板焊制了两百五十多块砖,而且,他还在表面抛光之后,额外镀上钛金,以「达到仿真金的效果」。在观念上,展望以仿冒的不锈钢砖,外加仿钛的镀金,夸大了假牙的「假」,使其与「长城」既有的土石结构形成鲜明的对立性。
2006年上海双年展中,展望的创作《药佛堂》引起了艺术界的广泛关注与喝彩。作品中,展望把佛与药整合在一起,变成既是佛又是药,既是药又是佛,把药房与佛堂融在一起,既是药房又是佛堂。他所营造的类似西药胶囊又类似佛龛的空间实际上是一个对人的身和心具有双重疗法的空间。因为他主要是针对这样的问题: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形成了把精神与物质分离开对待的习惯,比如,宗教解决人的精神问题,医院解决人的肉体问题。其实,精神与物质是不能分离的,这个世界本不是非此即彼的。他把《佛药堂》理解为:既为佛堂,又为药堂。医心医身,见心见性;人性之本,身心合一。见佛即得,可谓佛中有药,药中有佛。药生之处,佛性即生也。
而2008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都市山水 — 新北京》更是气势恢弘。展望购买了大量不锈钢制作的各种现成商品,堆积、排列,像积木一样构成了一座北京的微缩景观——闪耀着钢铁的不朽光芒。自助餐厅常用的圆顶钢锅是新建成的国家大剧院,一些饭盒堆成了方正的故宫,不锈钢垃圾桶顶着茶壶,成了林立的高楼,调羹和刀叉在街道上如同车辆的洪流。你能想到的不锈钢制品在这个作品中都能找到,而且,这个微缩景观本身遵循了严格的地理坐标,从中辨认建筑和组成建筑物的不锈钢产品,是观看这个作品的两个乐趣。而艺术家通过作品想要表达的东西,实际上已经非常直白了。
展望的“假山石”
1995年以后,展望开始实验复制中国假山石,完成一系列不锈钢假山石以及浮石的创作,作品强调观念与物体的结合,试图使单纯的手工技术转变为表达观念的行为,2000年开始独立进行综合艺术的实验。
正如高名潞所言:“在当代中国艺术家中﹐展望大概是最早深入地思考雕塑与当代艺术的关系的艺术家之一。”《假山石》系列作品是展望个人方式的极致和范式,与现实主义关系不密切的物质性在作品中凸现出来。现实主义核心观念随着“人”的消解而消解。
(一)展望“假山石”的哲学思辨
现实主义在展望那里降为一种具体的制作手段,有效地呈现出太湖石和普通岩石的形态与质感,间离了“假山石”原本与中国传统文人文化的过于直接的对应性。成型的不锈钢在形态上的传统与经典特质寄生在想象中的真的“假山石”或太湖石上。这里存在着一种误读:假山石是传统文人世界的假山石,假的假山石则是当代艺术家的真的不锈钢制品 — 艺术品。文人的假山石是由真的山石建构的,它是体量上、尺度上的“假”,以喻示“真”的大山,而不是材质上的“假”。展望的“假山石”不仅在体量上、尺度上是“假”的,而且在材质上同样是“假”的,兼具双重的“假”,是真正意义上的假山石。相对于自然山石来说,它是一种更新的“假山石”,相对于文人来说,它是一种“假的假山石”,通过仿真/仿假而又背离或否定自然界的“真山石”和文人世界的“假山石”。
(二)展望“假山石”的制造过程(选用):
1、选石: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石头,要求石头质地坚硬。如果形状非常好但质地不够坚硬的中小石头,可先翻制成铸铁石头,但要求壁厚,最好达到1厘米。
2、下料:在石头上按面的方向划分许多不同小块,裁成纸片,再依纸样剪不锈钢板。
3、敲拓:把小块板材放在石头上裁好的相应位置,用木锤或铁锤直接在钢板上用力敲拓,就象在碑上拓字,直到拓出石头的基本起伏和纹理。
4、焊接:分点焊和满焊,先把敲完的小块放回到石头上,与相临的小块点焊上,以此类推,直到完全点焊成壳。再把点焊的所有部位全部焊死,要求打磨之后不能有小孔,但只能来回补焊三次。次数多钢板会变质。
5、打磨:分粗磨和细磨,要由粗到细至少三、四遍以上,最后达到全部用最细的磨轮磨过。
6、抛光:用布抛光轮加蜡进行整体抛光,直至达到镜面效果。
(三)不锈钢假山石具有如下特点:
1、不锈钢材料经抛光后具有永不生锈的特点,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物质的理想化要求。
2、抛光后的不锈钢可以反射周围环境的色彩,基本可以做到自身没有固定的颜色,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抛光后的镜面不锈钢板呈现出天然石头肌理和造型的变化,从而使反射上的任何事物都会变得扭曲和破碎。其功能在于可以使人产生种种幻想和新的希望。
4、与金银相比,不锈钢算是相当便宜的材料,但由于它少许含金,显得晶亮而又华贵,在这一点上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5、 不锈钢板制造的石头体轻(大约与原石头比重是1:30,而纯钛板的比重又是不锈钢的大约1/3重)。如果加以密封,还可以浮在水上自由漂浮。由此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随波逐流”。
总之,最重要的一点,它与环境变得更为协调了,而且再也不会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了。
返回工艺 返回物质(节选)
高名潞
在当代中国艺术家中﹐展望大概是最早深入地思考雕塑与当代艺术的关系的艺术家之一。我想﹐这种思考不是为了在理论上为雕塑这一艺术形式寻找某种广义的当代合理性﹐而更多地是为他自己的创作找到方向和定位。从雕塑的角度看﹐展望的思考出发点是如何通过技艺来表现观念。其中有对当代观念艺术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味﹐因为他极端地强调技艺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不妨把他的这一方法策略称为“返回工艺”。在“观念”(假观念)流行的今天﹐提出对工艺性和物质本质的关注无疑是对主流时尚的一种逆反。它并不意味着展望真的想回到传统工匠的作坊里去﹐而是通过这种强调来表述他对如何使艺术重新回归现实的思考。同时这也是他为自己的创作确定的方法论。方法(论)问题是当代艺术家成功的关键。就象极少主义艺术家Kusos说的“杜桑以后﹐所有的艺术家都是观念艺术家”。….展望的每件雕塑作品﹐比如他的不锈钢太湖石本身不具任何意义﹐它们的“意义”存在于它们与身处的场所的关系之中﹐存在于它们的材料和制作的“工艺”性意义中。
展望将北京城看作一个新的大庭园﹐或一个“大盆景”。它构成了一幅“中西文化结合的怪象”。他的假山石本身也是种“怪象”。是种非中非西的“工艺品”﹐以此去点缀和折射这一“即非西方也非中国的无体系文化状态。”同时﹐他全身投入假山石制作的行为本身也再现了当今社会的最高时尚 — “物恋”。他精心地用钢板拓下太湖石的每一个纹理﹐每一个空洞﹐每一个转折﹐细心地将它们焊接在一起﹐然后一点点地泡光﹐直至它充分地具备了诱惑人的贵重金属的外表来。他触摸这可以成为商品的每一处。从寻找纯真之物的太湖石﹐到拷贝复制成工艺品的金属“太湖石”。它们与象牙球和玉雕一样﹐可以被把玩﹐更可以作为商品去买﹐同时它也是艺术。所以﹐展望经历了把纯然之物变成有用之物和真理之物的所有三个阶段。同时他的行为也再现了当代社会商品生产的全过程﹐从原材料开始到进入流通。不同的是﹐展望是以个人“手工作坊”的形式﹐而非现代化大生产形式完成的。而在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中﹐个人只能司职一道程序﹐看不到整体的全部过程。展望还把这种“物恋”的隐喻搬上了长城。
镶“金牙”的过程也象当年修城墙一样﹐先让雇来的民工把自制的城砖背上长城﹐再由助手把它们逐个“砌”在残缺的城墙上﹐恢复到原来的样子。金砖的部分﹐远处望去﹐金光闪闪﹐就象是长城上的“大金牙”。
经过多次考察﹐修的地点确定在八达岭以西德残长城上。在翻越了两坐山的地方﹐找到一处前后基本完整﹐中间缺了两个箭朵的一处残墙﹐约20米长。通过具体测量﹐修补此处大致需要两百五十多块砖﹐另有一些半块碎砖。回工作室后﹐按照城砖相同的尺寸﹐用2mm厚的不锈钢板焊制出两百五十多块﹐表面抛光后镀钛金。这种材料经久耐用﹐富丽堂皇﹐造价低﹐不用真金﹐却能达到仿真金的效果。”
展望的“折衷观念艺术”给我们一种委婉﹐幽默与伤感的现实感受。他作品中的光亮媚俗的金属物质感并不让我们产生有如美国的杰夫.库恩斯(Jeff.Koons)的那样的轻松感和挑舋性。其原因也许是因为展望的个性﹐或中国人“中庸”的质量﹐即中国传统文人的“中者﹐ 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的特点吧。
“石头”的故事 — 展望的艺术历程(节选)
吕澎
与绘画的历史很接近,对石头的欣赏从秦汉开始,直至宋代到了一个昌盛的时期。赏石文化随着时间越来越趋精微,可是,由于对石头的采集方式的变异,赏石的趣味就变得复杂和怪异起来。“假山石”一开始来自对自然的选择,可是,大量的采集迫使人们渐渐使用人工的方法 — 先取石雕刻然后放置于水中经过时间之水的打磨,宋代开了这样的先河,于是,关于石头的美学态度也渐渐发生变异。正如南宋的画家对程序有了更明显的追求一样,赏石文化中也贯穿了娇柔与刻意的努力。随着文化的演变,“假山石”成为传统文化中具有物理和精神上的象征性的一部分,无论一块石头究竟是什么类型 — 例如太湖石、灵壁石、珊瑚石等等,那些不同的造型和质地都不会掩盖它们的文化属性和趣味特征,它们与其他文化与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了“传统”这个概念的整体性。这个历史的演变我们自然也可以从绘画的历史中得到了解。来自文献的任何方向的信息都告诉我们,作为文化的“石头”开始于对真实的爱,当真实本身不能满足需要的时候,追求真实就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任何人对真实的理解总是带上了自己的文化和趣味偏见,那个被认为属于自然的真实就变得非常可疑了,那些被刻意用水或者就是人工打磨出来的“真实”就成为一个不能被证实的问题。就此而言,倘若西方人的“后现代”理论用于对中国“石头”历史的分析,将能够非常有效地打开“真”与“假”的边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丰富的理解与认识。
简单地说,从绘画和赏石的历史,我们可以明证“假山石”的丰富和复杂的象征意义,如果继续将“假山石”作为一个出发点,历史与文化的阐释投射将同样是丰富与复杂的。展望因自己特殊的知识背景和学习经历遭遇到了“假山石”,从此,他再摆脱不了“假山石”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困扰。
用自己的“假山石”去改造今天的环境是展望的艺术出发点,尽管他知道他的改造计划是象征性的和无可奈何的。
展望的《假山石系列 — 御花园》是一件对山水传统趣味的模拟,两米多高由不锈钢制成的假山被安放在环形玻璃之中,金鱼成为恢复古人趣味的典型说明。这种的确容易让人联想到“矫饰”这类词汇的东西究竟是提供了一种当代的美学,还是作为揭示问题的物证?按照时间的解释,两者均是。这样,展望的确真的打破了人们的习惯,他强迫今天的观众不是思考就是不可质疑地接受艺术家的观点,站在社会意识的立场上,这类用现代材料模拟古人玩物的“艺术”就完全可能成为比较自然与工业之间矛盾的文献。“假山石”很自然地将人们的注意力指向了“传统”、“古人”这些文字涵盖的所指范围,而不锈钢却坚决地抵抗着这样的导向,由此形成的张力构成了不锈钢“假山石”的活力与荒诞。如果两者的真实都是成立的,它们在任何地方的合法化呈现就一定是不可质疑的。于是,荒诞就成为一种可以自由解释的趣味。
此次泓盛推出的是展望假山石系列的第108号,创作于2006年。经过了复制中国假山石的摸索实验,展望的假山石系列雕塑已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观念。这件《假山石108号》是展望假山石作品中的大件作品,也是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园林乌托邦—展望个展》中52件假山石作品中的一件。这件《假山石108号》在不锈钢的包裹下显得晶亮浮华,闪烁着冰冷的光泽,作品通过精密的锻打和敲击、抛光打磨工艺,把山石的灵性突现的淋漓尽致。其结构取自中国传统园林中的自然假山造型,不同的是,中国的园林美学强调的是在人为之中见到自然,而展望的假山石则试图打破这种自然。因为展望发现,在工业社会的进程中,不仅自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传统也渐渐与我们的生活阻隔。展望用镜面不锈钢作为媒介改造出“假山石”的行为是对工业时代美学梦想的一种调侃,反映出人们如今正全面地被包围在工业时代的建筑和空间景观之中。然而,“假山石”因为是对自然的造假,是再现物,反而取得了它作为“艺术品”的合法性。不锈钢假山石从原本的园林脉络之中解放出来,成了独立的雕塑对象,进入了艺术欣赏的审美范畴。从观念艺术的评判上来看,这件作品是建立在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关照和批评的基础上,具有高度的当代意识,也形成了他个人专属的“假山石”艺术美学。在“假山石”映照的现实世界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当代文化的断裂现象。而展望的“假山石”其实就是从这断裂的缝隙之中,吸取传统审美的养分,几经锻造与锤炼而成的艺术之物。
出版:《展望:园林乌托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48页,第62页。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