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艾未未 1979年作 树林

图录号:1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艾未未 1979年作 树林
图录号:
1
年代:
1979年作
艺术家:
艾未未
材质:
纸本 钢笔
作品分类:
尺寸:
34.6×2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108182
USD:1428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诚轩
拍卖会名称:
北京诚轩2009春季拍会
专场名称:
中国油画雕塑 总成交额:1,636.52 万元 成交率:70.91%
拍卖时间:
2009年5月24日至31日
备注:
声 明:
签名:Ai Wei
当代艺术阵营以实验性和颠覆性着称的艾未未,因其装置、建筑设计和策划的大型艺术活动而闻名。他的平面绘画作品极少,而1981年赴美留学之前在中国的早年作品就更为罕见。《树林》是他为父亲艾青1979年出版的诗集《艾青诗选》所做的封面。这本诗选是著名抒情诗人艾青在被迫害,全家经历了多年流放新疆的艰难岁月,文化大革命结束重返北京后得以出版的第一本诗选,其意义对艾家非同一般。艾未未当时应已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舞台美术系,而之后赴美,其人生道路和艺术理念与父亲渐行渐远,这幅《树林》也就成了带有个人情感印记的纪念性画作。另外此作体现了艾未未娴熟的钢笔素描技巧,画风写实,实属罕见的早期珍贵创作。
新中国美术的宁馨儿—新文学插图原稿(拍品编号?1-7)
我国的书籍插图艺术有着悠久的传统,它们与丰厚的历史文本一道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就接受效应而言,优秀的插图不仅能够对书籍的内容与思想内涵作直观的表现,提高阅读趣味,还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和点睛似的诠释作用,与文本形成互动关系,起到某种升华效果。著名油画家王怀庆早年创作了不少书籍插图,其风格多变,创作手段丰富,个人特点突出,还曾结集出版《王怀庆插图选》,在此书的后记中他写道,“我不把插图仅仅当作是对文学原意的一种表达与再现,而是把一部文学作品更多地当作一个活模特儿,进行独立的绘画性的创造与表现。”
在为叶圣陶长篇小说《倪焕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出版)创作的全套插图手稿(拍品编号3),王怀庆以炭笔为主要工具,偶用白粉和色笔,着力刻画人物,将小说中虚构的场景用速写般的手法呈现给读者,风格凝炼质朴,体现出较深的素描功底,与小说本身现实主义的品格相得益彰。而其中的“金小姐”、“演讲”、“醉酒”等幅都具有很高的水平,即使脱离小说来看,也是颇有艺术价值的精致作品。
为叶君健童话《真假皇帝》所绘插图(拍品编号4),王怀庆多依写生而创作,如《磨工》使用了外籍模特,《王子与渔夫》中的少女形象则来自一位芭蕾舞演员,从中可见其创作态度之严谨。不过,这几幅插图并未囿于写实效果,相反其自由度与个性均较《倪焕之》作更强,充分展现出画家的想象力和驾驭图案及线条的功底,如《一堆财宝》还明显吸取了希腊陶瓶画的装饰元素,在风格上根据故事做出调整。
而他给《当代》杂志所作的一组插图(拍品编号2),分别是为王安忆小说《命运交响乐》(《当代》1982年第2期)、焦祖尧《跋涉者》(《当代》1983年第2期)、李玲修《最后一名选手》(《当代》1983年第1期)等所配,有的以钢笔(或针管笔)钩线,形象颀长,线条劲挺而有弹性,非常风格化,有的重视色块对比,更倾向于图案化的处理。
从王怀庆的早期插图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体会到他“离开文章表层的东西,具体的时空限制,大胆地延伸文章中的天地,扩大文章内涵”等自觉的创作意图,看到他所追求的一种“孩子式的” 善变的艺术语言、“幽默的亲切感”与“对话”意识,更重要的是他对图案构成的谙熟和探索黑白关系的兴趣,实际上为他日后赖以成名的风格奠定了基础。
此外,艾未未为其父艾青诗集(《艾青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创作的封面题图《树林》(拍品编号1),属钢笔小品,寥寥几笔,即勾勒出深邃、凄清的林间空旷,是这位当今艺坛最重要的艺术家极为珍贵的早期创作。
不过,新中国建立后插图艺术的繁荣,更为有力的推动因素是社会与政治的外力。正如新插图美术的大力提倡者鲁迅所言:“插图不但有趣,且亦有益”,“书籍的画,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是一种宣传画。”正因插图的这种性质与功能,使得左翼团体将其塑造成革命文艺的组成部分之一。而版画无疑是新插图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品种。借用江丰在1954年所作《美术工作的重大发展》报告中对改造连环画的总结:“一直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连续故事画,现在已得到彻底的改造,产生了大批新内容的作品,这些作品,已成了一种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并且最受群众欢迎的通俗读物。”我们可以看出执政党对类似艺术形式的实用主义态度。
正是在这种加以改造为我所用的方针指导下,版画插图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繁荣阶段,涌现出大量名家名作,本次拍品中的古元《方志敏》、彦涵《花》、高荣生《四世同堂》等都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方志敏》(拍品编号6)是古元为《背负着方志敏同志的遗志前行》所作插图,收入反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斗争的《星火燎原》(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以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人物的英雄气概,没有太多戏剧冲突的渲染和夸饰,只用强烈而直接的黑白对比,来突出一种雕塑感,尤其是拳头的刻画,带有典型意味,象征着人物内心的坚定、勇敢和视死如归的平静,艺术效果极为成功。
彦涵为曹靖华散文集《花》(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所作套色木刻插图(拍品编号5),表现的主要是前苏联以及云南等地的风光,尺幅不大却意境开阔,虽是配合书中游记的内容,但也有独立的审美意义,更展现出一种不为时代风潮所动的优美与从容。
而版画家高荣生在1982年为老舍长篇巨著《四世同堂》所作插图(拍品编号7),是这部名著的众多插图中最为著名的一种。构图与构成都十分讲究,与情节发展结合紧密,并于深沉的史诗气质之外,突出了老舍作品特有的那种幽默与戏谑。可以说这一套原稿体现了新中国插图
第二个发展高峰—80年代的一些特点,也是这一阶段插
图艺术发展的最重要收获之一。
新中国插图创作中最活跃的作者除版画家外,还有不少国画家,如程十发、华三川、杨之光、范曾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参见北京诚轩中国书画(二)专场新文学插图原稿专题(拍品编号728-749)。
出版:《艾青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79年7月,封面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