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刘绍昆 1981年作 翻身的日子

图录号:167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刘绍昆 1981年作 翻身的日子
图录号:
167
年代:
艺术家:
刘绍昆
材质:
油画
作品分类:
尺寸:
136×9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浙商拍卖
拍卖会名称:
浙江浙商2006夏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西画雕塑(下) 总成交额:1904.21万元 成交率:85%
拍卖时间:
2006年8月19日
备注:
声 明:
展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 (1981年中国美术馆)
说明:附赠画家与画作合影
画家自述:油画《翻身的日子》创作于1981年,为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而创作,该作品于1981年7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
《翻身的日子》取材邓小平领导的广西百色起义的历史背景,表现在大革命时期少数民族农民用武装夺取政权后当家作主的历史事件,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激动心情。为了创作此作品,作者多次到广西百色老区体验生活、收集素材、访问当时壮族老人、写生了大量人物肖像。该作品在部分国内美术刊物上发表和刊登。——刘绍昆
何哲生,出生于四川省江油市。1961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6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1986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届研修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和业绩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美术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和四川美术出版社等出版的大型画册和全国性刊物刊载,出版有《何哲生油画》、《色彩人体范画》等著作。代表作品有《彝区结盟》、《双人体》、《大山·您早》、《天·地·人赋》等。
画家自述:油画《育苗》创作记忆
1972年时值文革中期,美术界从“革命大批判”的“热潮”中转过来,第一次搞美术展览。我顺应形势,来到四川郫县红光农业社,住在老农家里,体验生活,准备为表现“重大题材”——毛主席1958年视察红光农业社,进行创作准备,先期约18天,主要是访问,了解当年的情况。选择具有“意义”的情节和寻找合适的视觉表达的瞬间。经过反复筛选、发现主席很关怀青年一代的成长,打算从这里切入。最初的草图立意在主席与青年的关系上,用当时很风行的“语录”:“希望寄托在您们的身上”作为题目。
1958年毛主席视察红光农业社时正是川西平原油菜花开的初春。从当时的照片看,主席曾用手扶拿“油菜花”和“打破碗碗花”,问这问那。这给我一个启发,能否通过这个细节与关怀青年一代联系在一起,以表达主题思想?于是作了左、右、前、后的推敲,油菜花季节已经是育“秧母田”的时候。秧苗是一个不错的细节。于是把油菜收割后插秧的情节提前挪用,主席手里拿一束秧苗。一个“育苗”双关涵义的场面成为立意(意思)与可视形象紧密结合的画面呈现出来。形成了现有的构图。虽不是生活真实的翻版,但却是艺术真实的再现。从草图(一)到草图(五),把多个青年浓缩到一个青年;把以当时陪同毛主席视察的社长周桂林为原型的老农,从站在青年一边,移位到站在主席一边,更能体现老一辈关怀青年一代成长这一主题。
完成草图推敲,定稿之后,又第二次下到红光农业社,对周桂林社长作了两次头像写生。找了一些青年按草图角度写生,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回到学校(当时我在四川美院)完成油画创作。参加1972年文革中的第一次美展,颇得好评。油画《育苗》刊发在1972年《四川画报》创刊号试刊第二期上。
我在这里记写这一创作过程,主要是记录下那个逝去的大时代的美术创作的模式。参加完展览,《育苗》就放在四川美协。当时的家里是没有空间放的。大约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放画的仓库地下室下水道堵塞,二次水漫库房,很多画被这“天灾”浸泡而霉烂损坏掉了。《育苗》和我的另外两幅画便在这一背景下消失。这是那个不被看重的时代的结果吧!之所以说是“天灾”让人想起另一起“人祸”:我的另一幅1977年创作的历史画《彝区结盟》为同时能参加北京的全军全国美展又能参加四川的红军长征展览。因为是政治任务同时画了两张。后来北京参展的那幅回到成都后,在大礼堂被同行张氏用刀子割下来毁掉了,惨遭人祸。而在四川参展的这幅,几经不易成为2005年11月北京华辰公司的拍品,是这一创作的惟一幸存。
1997年因选择到红光镇(原红光农业社)落脚画室。在翻阅1972年的那些草图和素材时萌发了要把《育苗》进一步完善,画得更好,延续了这一创作。这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吧。于是便有了《育苗》1972 —1997年,200×180cm的油画。现刊发在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日报主办的《美术报》2005年8月20日总第613期,“画家周刊上。
评论家评论:人文情怀构成了哲生先生鲜明的艺术特征和美学取向,也形成了他始终不渝的一贯而完整的艺术道路和人生态度。从他早期的历史画我们就可以看出哲生先生对人性的关怀,不过那时他是将这种情感隐藏到了政治题材的背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被哲生先生确切地移植到了像《育苗》(1972——1997)这样的领袖题材之中。从这件作品的创作时间来看,它几乎延续了25年,他能够反复地画这件作品,就可以见出他情感上的一贯性。
—摘自高天民《读哲生先生的画》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